close



鰹魚為相當重要性的經濟魚類,味甚佳,可製成柴魚片、罐頭及生魚片

 

 


鰹魚的生態

在西太平洋,有一大片極爲溫暖而荒蕪的水域,被稱爲暖池。那里有最大的鰹魚種群之一,這些鰹魚在暖池西部邊緣覓食最爲活躍,那裡有兩股水質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統交匯,造成一個匯聚帶,在其周圍,營養、浮游生物和小魚都很集中。本來四處游盪捕食的鰹魚只要隨着食物跟着洋流遷移即可。春夏之際,成群而來,在沿岸各地均可捕穫。

本魚喜好清澈的溫暖的表層水域,在熱帶海域中定居,而在溫帶海域則呈季節性移棲洄游,小型魚在前上方;老成魚在後下方,有靠近船舷猛吃灑餌的現象,不食死餌。

 

分辨與挑選方式

花蓮七星潭4大易混淆的洄游性魚種

鰹魚4種圖.png

 

東方齒鰆(煙仔虎) 的特徵:白肉魚、牙齒利且粗大、背部有橫紋

巴鰹(三點仔) 的特徵:紅肉魚、細齒、背部有波浪條紋、腹部有三點

%e5%b7%b4%e9%b0%b9%e8%aa%aa%e6%98%8e

扁花鰹(炸彈魚)的特徵:紅肉魚、體型較小、背部有波浪條紋

%e6%89%81%e8%8a%b1%e9%b0%b9%e8%aa%aa%e6%98%8e

正鰹(柴魚)的特徵(圖六):紅肉魚、細齒、柴魚就是正鰹做、腹部有橫紋

 

巴鰹拿來做生魚片的口感更是不輸鮪魚,所以,若非老饕,常常鮪魚和鰹魚生魚片是會搞混的,也因此會有不肖商人會魚目混珠,不可不慎。

資料來源:洄遊吧


 

處理方式

煙仔虎是屬於泳速很快的魚種,從開叉的尾鰭就可以看出來,這一類的魚種,都有一各相同的特性,就是新陳代謝快速,當生命跡象停止的時候,魚肉也開始腐敗,所以釣到煙仔虎之後,第一件事就是要(放血),如此腥味比較重的血液,才不會逆流在魚肉本身,肉質才會好吃,要做生魚片也沒有問題,若是沒有經過放血這一道手續,料理後的魚肉會有一股很重的腥臭味。

 
 

鮮魚保存方式

將切好的魚塊用廚房紙巾或濕紙巾包覆,裹上密閉的保鮮膜,放入冷藏(4~7度),可存放約2天。
冷凍就直接將魚塊裹上保鮮膜(越緊越好),最少可保存7天。

不過還是儘早食用為妙

魚肉昇華熟成

將魚塊包裹濕潤10%鹽水的濕巾,用保鮮膜緊緊纏繞儘量隔絕空氣與水份,放入0~2度的熟程環境最少3天,又魚塊的大小、厚度不定,建議3天後每隔一天檢查魚肉一次,隨著時間越久,魚肉會酸味會越少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熟成程度就可以料理了!

特殊保存方式

柴魚這種食物,從古早時期就已經存在。平安時代的《延喜式》裡記載,當時已出現了柴魚的原型「鰹魚」這種可長期保存的食物。這種食物不會長黴,整條魚未經調味直接風乾,晾乾到整個硬邦邦的,通常用來煮成高湯。

如今柴魚的製法則要先經過燻烤乾燥,再經黴菌發酵的過程,這樣的製法從1674年開始。文獻《日本山海名產圖會》中,記載了柴魚經長黴的製作過程。

【圖說】製作柴魚_出自《日本山海明產圖會》

資料來源:食力

料理方式

健康、不含脂肪

 

柴魚最常使用於萃取美味的高湯,而且用柴魚做出的高湯沒有半點油脂。為什麼原料採用油脂豐厚的鰹魚,卻能製出完全不油的柴魚呢?原來,麴菌之一的柴魚菌將油脂全都分解殆盡了。柴魚菌在發酵過程中,會分泌出油脂分解酵素(脂酶 Lipase),將油脂分解成脂肪酸跟甘油( Glycerin),甚至將分解出來的物質也都消化掉了。因此,經過發黴工序的柴魚,幾乎都已脫去油脂。

西洋料理或中華料理中,經常把雞骨、牛尾巴、豬腳、豬骨等拿來熬成高湯,湯頭一定會漂浮一層油脂,而日本料理使用的高湯卻完全不油膩。而除了柴魚高湯之外,用昆布或香菇熬出的高湯也都是零油脂,這是世界各國料理中所看不到的。或許就是有了這樣的高湯當基底,才能打造出樸實優雅又纖細的健康日本和食。

昇華的秘訣

熟成是利用魚體肌肉內本身的酵素『酶』來代謝乳酸與軟化肉質(和牛肉的濕氏熟成類似)
但必須在0-2度環境裡熟成,原則上是白肉熟成時間比紅肉長,大隻魚比小隻魚長,但每種魚種都不太一樣,要找到最適合的時間則是需要經驗去累積。

 

我們將會分享更多料裡技術與更多海鮮食材知識

接收即時訊息可以到我們粉專按個讚 : 055龍哥斯特

想看更多魚類處理影片也可以至youtube頻道觀賞: 龍哥斯特  ←記得按訂閱哦!!

若有料理上的問題可以加我們的 LINE@ ID: @mvh0020h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鰹魚 海鮮料理 分辨鰹魚
    全站熱搜

    海洋主廚 Alv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